廠商會支持2022至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
指長短兼顧 助香港經濟迎難而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3日)發表了2022至2023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對財政預算案深表支持,認為預算案全面務實、長短兼顧,既貫徹應民所急、以民為本的精神,亦凸顯了積極有為、穩中求進的施政理念。一方面透過推行一系列精準的紓困措施和提振經濟的逆週期調控政策,為社會全力抗擊疫情配備充足的資源,幫助市民和企業應對短期挑戰、穩固信心;另一方面亦立足大局,圍繞着提升經濟韌力、豐富產業發展、創造容量、建設宜居城市、維持公共財政穩健等範疇,積極部署中長期策略,為香港經濟走出疫情陰霾、踏上振興繁榮之路釐訂了方向。
 
鑒於本港近期疫情急遽惡化,預算案除大幅增撥資源加強控疫防疫之外,亦透過一次性的回饋措施協助市民和企業應付目前的經濟壓力,包括稅務和差餉寬免、電費補貼、政府收費及租金減免等。廠商會對此深表歡迎,並讚揚有關措施能應民所需、兼顧各階層的訴求,對特困行業和人士而言不啻為「政策及時雨」,有助安穩人心,維持社會穩定。
 
預算案還從資金周轉方面為企業提供協助;除了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信貸擔保產品的申請期之外,亦宣布進一步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的實施期,以及由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試行推出「出口信用擔保計劃」。廠商會感謝政府進一步從資金面入手「撐企業」;廠商會指,由於疫情復熾,加上未來一段時間國際信貸環境難言寬鬆,許多中小企仍然面對資金周轉的困難,政府和金融界的資金支持至為重要。廠商會亦歡迎由金管局和銀行業提供選項,讓企業可以選擇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償還部分本金,並希望政府和銀行業妥善部署計劃「退市」後的替代策略,為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支持制定可持續的方案。
 
廠商會樂見財政預算案接納了社會各界包括廠商會之前的建議,推行第二期「電子消費券計劃」。本港首個消費券計劃取得良好成效,政府在此基礎上加碼推行;廠商會相信,第二輪的消費券計劃將在疫情平穩後為市場注入動力,對於餐飲、零售、本地服務等受重創的行業尤其具有立竿見影的刺激作用,有助於帶動消費、提振商業信心,激發內部需求,助力本地經濟的復甦。
 
有見於數碼化乃大勢所趨,政府將大力推動經濟數碼化轉型,廠商會認為方向正確:並希望擬成立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應納入主要商會特別是中小企業界別的代表,以便從需求和用家的角度為制定本港的經濟數碼化推進策略提供「更接地氣」的意見。廠商會亦建議政府可在總結「遙距營商計劃」推行經驗的基礎上,設立恆常化的「數碼轉型促進計劃」,以持續資助本港企業運用數碼科技提升業務效率和競爭力,配合業界當前的迫切所需。
 
對於政府將透過香港貿易發展局推出「內地發展支援計劃」,協助港商和港人開拓內地商機,廠商會表示歡迎。廠商會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乃內地經濟的主要引擎,區域內的市場潛力正加速釋放;參與大灣區建設無疑是香港企業疫後起飛的一條快速「跑道」。業界冀望特區政府能適時提供更給力、更適切的支援,例如加強在大灣區宣傳香港品牌的集體形象、向中央爭取提升兩地產品檢測標準的協同性、對加工貿易產品轉內銷進一步「拆牆鬆綁」、以及由信保局強化和開發更多適用於內銷業務的保險服務等,協助業界把握大灣區市場湧現的商機,加快融入國家的內循環經濟。
 
財政預算案重申推動創科發展的高度重要性,並提議增撥資源,以支援初創企業、促進科技投資和推動研發。廠商會認為有關舉措有助於提升本港創科生態圈;惟廠商會留意到,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對「再工業化」著墨不多,亦未能就支援本地工業和「珠三角」港資企業升級轉型提出具體的措施。
 
廠商會指出,科技商品化和產業化成效不彰是本港主要的「軟肋」之一;本港要構建完整的創科價值鏈,除了持續提升科研能力之外,更須推動科技與工業的結合,特別是要鼓勵「港研港用」,才能讓科技引領本地新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轉化為生產力和真正的經濟價值。廠商會呼籲政府應採取切實的措施,以鼓勵和協助科研界、學術界與港資廠商(包括香港本土工業和境外的港資製造業)加強對接與合作,同時加緊在本土建立科技成果的「中試轉化」功能,構建創科產業與「再工業化」協同發展的「雙輪驅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