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分析本港就業前景 失業率勢持續急升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亦逐漸浮現。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政策研究部近日發表了《香港就業前景:烏雲壓頂》研究報告,指新冠疫情對本港經濟的影響,有如將沙士和2008年金融海嘯兩者合併,失業率或會於今年第二、三季急速上升,就業市場嚴峻形勢更可能會延續至2021年中。
廠商會分析了香港在本世紀兩個失業率飆升的高峰期、即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並以此與目前經濟走勢作出比較,預測本港就業市場前景。
報告指出,2003年沙士疫情對香港經濟的衝擊主要呈現在內部消費、投資以及與入境旅遊相關的服務業上,加上沙士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和主要集中在部分亞洲經濟體爆發,國際經濟和貿易秩序並未被嚴重干擾,對香港的商品出口貿易影響不大,甚至仍錄得強勁增長,整體經濟呈現了一種「內冷外熱」的態勢。而當時的失業率,在短短五個月內由沙士爆發前的7.4%增加了不止1個百分點至最高8.5%。
至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香港的商品進出口貿易雖然因海外市場需求大滑坡而連跌五個季度,惟當時香港經濟正處於回歸以來最強勁的經濟擴張期,內部經濟基調相對穩健,加上內地放寬「自由行」政策的刺激下旅遊業仍保持堅挺,故即使在2009年出現經濟衰退,本地的零售市道仍然大致平穩,整體經濟狀況為「外冷內溫」,而失業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錄得超過2個百分點的升幅至最高5.5%。相較之下,目前新冠疫情已出現全球大流行,主要經濟體的疫情均相當嚴峻。報告認為,實體經濟、金融市場、全球供應鏈抑或終端消費市場均無一倖免被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急遽上升。
報告續指,近期國際市場的需求因各地經濟前景轉差而急遽萎縮,令本港無論是內需還是商品與服務出口部門均遭受到沉重打擊。事實上,受過去兩年中美貿易摩擦和本地社會事件的影響,本地經濟已處於「內憂外患」的積弱狀態;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香港經濟的衝擊力和破壞性有如將沙士和金融海嘯兩者合併。
在就業市場方面,報告認為,鑑於當前本港經濟正陷入罕見的「內外交逼」困局,與沙士及金融海嘯時的情況不同,預料會因此加劇此輪就業市場調整的速度和幅度,本港的失業率很有可能在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急速上升。在未計入特區政府「薪金補貼計劃」和其他資助措施的紓緩作用下,失業率在短期內衝破5%的關口恐怕難以難免。一旦就業市場惡化、失業率持續飆升,這將釀成「高失業、低消費、低增長」惡性循環的風險,甚至牽連到樓市等資產市場,將衍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廠商會會長吳宏斌認為政府的「保就業計劃」推出及時,雖未必能逆轉現時的經濟環境,但至少有如築起一道防波堤,對本地就業市場短期內出現雪崩式下滑有一定的緩衝作用,「但始終經營壓力不只來自僱員薪金,還有租金及其他營運開支,如果疫情持續或惡化,很多企業可能在6月收到資助前已守不住而倒閉,屆時失業率一樣會增加。」他希望有關計劃的撥款能盡快獲得通過,讓企業早日取得津貼,才能收到應急之效。
《香港就業前景:烏雲壓頂》研究報告分析報告全文,請按此
廠商會分析了香港在本世紀兩個失業率飆升的高峰期、即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並以此與目前經濟走勢作出比較,預測本港就業市場前景。
報告指出,2003年沙士疫情對香港經濟的衝擊主要呈現在內部消費、投資以及與入境旅遊相關的服務業上,加上沙士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和主要集中在部分亞洲經濟體爆發,國際經濟和貿易秩序並未被嚴重干擾,對香港的商品出口貿易影響不大,甚至仍錄得強勁增長,整體經濟呈現了一種「內冷外熱」的態勢。而當時的失業率,在短短五個月內由沙士爆發前的7.4%增加了不止1個百分點至最高8.5%。
至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香港的商品進出口貿易雖然因海外市場需求大滑坡而連跌五個季度,惟當時香港經濟正處於回歸以來最強勁的經濟擴張期,內部經濟基調相對穩健,加上內地放寬「自由行」政策的刺激下旅遊業仍保持堅挺,故即使在2009年出現經濟衰退,本地的零售市道仍然大致平穩,整體經濟狀況為「外冷內溫」,而失業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錄得超過2個百分點的升幅至最高5.5%。相較之下,目前新冠疫情已出現全球大流行,主要經濟體的疫情均相當嚴峻。報告認為,實體經濟、金融市場、全球供應鏈抑或終端消費市場均無一倖免被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急遽上升。
報告續指,近期國際市場的需求因各地經濟前景轉差而急遽萎縮,令本港無論是內需還是商品與服務出口部門均遭受到沉重打擊。事實上,受過去兩年中美貿易摩擦和本地社會事件的影響,本地經濟已處於「內憂外患」的積弱狀態;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香港經濟的衝擊力和破壞性有如將沙士和金融海嘯兩者合併。
在就業市場方面,報告認為,鑑於當前本港經濟正陷入罕見的「內外交逼」困局,與沙士及金融海嘯時的情況不同,預料會因此加劇此輪就業市場調整的速度和幅度,本港的失業率很有可能在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急速上升。在未計入特區政府「薪金補貼計劃」和其他資助措施的紓緩作用下,失業率在短期內衝破5%的關口恐怕難以難免。一旦就業市場惡化、失業率持續飆升,這將釀成「高失業、低消費、低增長」惡性循環的風險,甚至牽連到樓市等資產市場,將衍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廠商會會長吳宏斌認為政府的「保就業計劃」推出及時,雖未必能逆轉現時的經濟環境,但至少有如築起一道防波堤,對本地就業市場短期內出現雪崩式下滑有一定的緩衝作用,「但始終經營壓力不只來自僱員薪金,還有租金及其他營運開支,如果疫情持續或惡化,很多企業可能在6月收到資助前已守不住而倒閉,屆時失業率一樣會增加。」他希望有關計劃的撥款能盡快獲得通過,讓企業早日取得津貼,才能收到應急之效。
《香港就業前景:烏雲壓頂》研究報告分析報告全文,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