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珠三角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調查報告2017」
技術革新是出路經營困難多需政策扶持

日期: 2017/09/19

粵港資在珠三角的加工貿易企業,一直在中港經濟發展擔當重要角色,當中不少公司的經營模式已升級轉型,為了讓社會更透徹認識它們的經營狀況,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今日(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本會會長李秀恒、副會長兼中國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徐炳光及行政總裁楊立門公布「珠三角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調查報告2017」的結果,並提出多項具體而務實的政策建議。此外,本會會董、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駱百強也應邀分享公司轉型升級的經驗。

72%企業採混合經營模式
今次調查在2017年上半年進行,廠商會以郵寄及傳真問卷形式,深入訪問了在珠三角從事加工貿易的會員企業。徐炳光副會長指,有近5成回應企業在珠三角的經營時間長達20、30年以上,絕大部分發展穩定、有長遠打算,所以對當地企業的狀況及面對的挑戰十分清楚。

他續稱,回應企業大部份採用混合經營模式,採用OEM(代工生產)加「ODM」(原創設計生產)模式,或結合OEM、ODM加OBM(原創品牌生產)三種模式生產的企業多達72%,顯示企業已經進行升級,具備發展高檔、高技術産品的研發及生産能力;僅28%只採用OEM一種模式生產。

這些企業的產品多作外銷,其中100%出口至國外的便有24%,同時有出口和內銷的近68%,全部內銷的只有8%。過去幾年,企業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有盈利的公司佔比有所減少,由2013至2015年間每年平均降幅13個百分點。

平均用800萬升級 組建人才成首務
不少人對港資加工貿易企業的印象,仍存在「低技術」及「勞動密集」的誤解。但楊立門行政總裁指出在回應企業中,有兩成半已進行轉型升級,累計使用資金高達1.63億港元,即平均每間近800多萬港元,而計劃轉型升級的企業也有約15%。它們大部分認為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首要是組建人才隊伍(72.3%),其次是設立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部門(42.6%),第三是籌措研發資金(38.3%)。

楊總裁續稱,企業轉型升級面對不少挑戰,當中逾8成認為勞動力成本上升是首要問題,其次依序是「五險一金」等各種稅費高(65.1%)、訂單不足不穩定(61.6%)、勞工短缺(61.6)等。
關於產學研合作方面,有22%回應公司表示曾與香港大專院校合作、28%曾與內地大專院校合作,至於曾與國外大專院校合作的公司則只有16%。至於合作效果方面,香港及內地院校所獲得的評價相似,效果好和一般的佔8成多。
廠商會亦請來駱百強會董分享他公司 - 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轉型升級的經驗。信達由當年一間家庭式工廠,以代工女裝為主,透過不斷追求技術革新、打造原創品牌及不停開拓海外市場,到今天已逐漸發展成為生產「阻燃」童裝睡衣的龍頭企業。他的個案充份體現了不斷求進和開拓的企業家精神,亦反映現今港資加工貿易企業一點也不落後。

總結今次調查的結果,李秀恒會長認為內地及全球經濟自金融危機後進入新常態,增速放緩,故現時「珠三角」港資製造企業的經營環境並不樂觀,即使不少當地企業已持續並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絕大部分亦十分認同要走技術創新的路方,但進展仍相對緩慢。要擺脫目前的困局,他認為企業一方面要自救,另一方面也亟需各級政府的扶持,出台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他又指《國務院關於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有許多政策性意見對從事加工貿易的港資企業同樣適用。

就今次調查結果,廠商會對內地及特區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擔輕企業負擔 落實規劃目標
內地政府可循減輕企業負擔,及加快落實「『十三五』廣東省科技創新規劃(2016—2020年)」提及的目標,協助珠三角企業轉型升級。事實上,雖然內地各級政府近年已為企業減負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但企業普遍認為仍有政策空間,當局可從減免地方有關稅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放緩最低工資標準調升、提高企業出口退稅率、為轉型升級企業提供資助、金融機構放寬中小企業信貸和取消市以下各級政府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多方面提供協助。

此外,「『十三五』廣東省科技創新規劃(2016—2020年)」提出「強化科技成果中試熟化」的任務,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市場化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推動科技成果與産業、企業需求有效對接,可為港資企業的持續升級提供助力。

建立G2G溝通機制 優化跨境生產稅收安排
至於對特區政府,廠商會建議當局與廣東省政府建立恆常的溝通機制,通過G2G的途徑為在內地投資的港資企業更好地發揮其優勢,創造合適的政策環境。此外,當局應進一步推動人才和技術的跨境交流,並鼓勵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相關機構,為內地港資製造業企業提供服務、合作研發、共享成果,提升它們的競爭力。

鑒於越來越多港資企業在內地的營運方式,已由來料加工轉為進料加工,特區政府應重新審視「稅務條例」第39E條和其他稅務規定,對從事進料加工業務的港商在內地和海外使用的機器設備給予折舊免稅額;並透過修訂「稅務條例」第16EC條,明確允許加工貿易業務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即使於境外使用,其資本開支亦可獲得香港的利得稅扣減,鼓勵港商配合產業升級需要,更新和提升技術裝備。

最後,廠商會亦建議兩地政府可建立兩個平台,助企業升級轉型。第一是檢討產學研的合作、商品化機制,推動企業與兩地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建立合作平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第二是建立資訊平台,為企業提供有關的市場資訊和科技資訊,交流推廣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做法、體會、建議。

新聞發布會PPT下載:https://we.tl/sYaQenBHrM

李秀恒會長(右)分析調查結果及提出政策建議。

粵港資在珠三角的加工貿易企業遇上不少挑戰,廠商會冀政府多加支援,協助企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