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局调查:第三波疫情下 企业营商信心维持逐渐转强趋势
2020年「品牌选举」延长报名时间 助企业提升实力「再出发」

新冠疫情持续,为香港经济带来严重冲击。香港品牌发展局(品牌局)最新一项调查发现,虽然前路充满不确定性,但品牌企业的营商信心并不低落,对明年业务发展前景更看高一线,并会维持甚至增加发展品牌的资源,重点发展本地和大湾区市场。另外,为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把握提升品牌形象的机会,由品牌局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合办的2020年「品牌选举」,将对有需要的企业安排延长报名时间至9月15日。
 
「品牌选举」延长报名时间       企业参选可展现实力
品牌局主席黄家和今日(25日)在新闻简布会上致辞时指,今次的调查结果反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艰难时期,许多香港企业仍然坚持不懈发展品牌,甚至以更大的决心、热诚和投入,提升「品牌竞争力」,令人鼓舞。黄主席表示,为了协助香港品牌在「疫」境中自强不息,品牌局在过去几过月来组织多场中小企品牌网上交流活动、网络研讨会;他并预告品牌局将联同工业贸易署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于9月举办「品牌『智』胜网络研讨会」,将邀请专家分享在「疫」境打造强势品牌的「赢」商策略。
 
黄主席提到,2020年「品牌选举」亦已如期展开,选举分为「香港名牌选举」、「香港服务名牌选举」、「香港新星品牌选举」以及「香港新星服务品牌选举」四个类别,并将举办第二届「香港杰出品牌领袖奖」,以表扬在品牌创建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企业家。
 
今届「品牌选举」邀得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利敏贞、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以及工业贸易署署长继续担任各个「品牌选举」的评审团主席;颁奖典礼暨庆祝晚宴将于2021年2月8日举行,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太平绅士担任主礼嘉宾。黄主席希望透过「品牌选举」,能激励更多企业加快发展品牌,提升竞争力和抗逆力以应对急速转变、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
 
「香港品牌企业『再出发』调查」
在简布会上,品牌局公布了「香港品牌企业『再出发』调查」的结果;该调查于6月展开,以问卷形式访问了110间拥有原创品牌的企业,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策略部署和所需支持。因应第三波疫情爆发,品牌局在8月中旬,向同一批受访企业进行跟进研究,以了解他们对未来营商的信心是否发生转变。是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
 
疫情下8成企业业绩受挫    
调查显示,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广泛,几乎各行各业均受到波及;近83%受访企业表示,今年首5个月的生意额均告下跌,最常见跌幅为3成至5成,仅极少数企业(3间)录得业绩增长。面对疫情的挑战,近72%受访企业采取节省成本措施,他们亦透过与消费者/客户保持联系(60%)、调整营业、工作时间或者营运安排(57.3%),推行让利、优惠或促销措施(55.5%),以及引入无接触营运方式(37.3%)等,缓减生意流失的影响。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在逆市中采取进取的策略,包括拓展网络业务和推行数码营运(57.3%)、开发针对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50.9%);另外,46.4%企业加强履行社会责任,协助弱势社群抗疫,提升品牌形象。
 
「疫境」下更重视品牌发展 营商信心有望转强
面对逆境,品牌价值更显重要。有超过9成的响应公司认为未来一年品牌对其公司整体业务的重要性将会上升(40.9%)或持平(55.5%),并且绝大多数(91.8%)的受访企业认为「香港品牌」的身份有助提升公司竞争力,分别有27.3%和62.7%的企业表示未来一年将会增加或维持品牌方面的资源投入。
 
尽管未来的经营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响应公司对品牌发展的前景并不悲观;根据6月的调查结果,56.4%受访企业表示对下半年品牌发展前景感到「中性」,而他们对2021年前景的看法亦转趋正面,感到「审慎乐观」或「乐观」者合共占47.3%,态度转趋正面的企业明显增加。
 
第三波疫情下 企业对前景看法无明显转变
而8月的跟进调查显示,在第三波疫情爆发后,业界营商信心仍维持「渐行渐强」的趋势;分别有50.9%和22.7%的受访企业对今年余下时间(8月至12月)的品牌发展前景感到「中性」和「审慎乐观」,「乐观」的则有2.7%。至于明年的业务前景,表示「中性」、「审慎乐观」和「乐观」的企业分别占47.3%、36.4%和6.4%,而持负面态度的企业则进一步下跌至10%。
 
比较6月和8月的调查结果,如以5分代表「乐观」、3分代表「中性」、1分代表「非常悲观」计算,在第三波疫情爆发后,受访企业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业务前景看法的加权评分均有轻微下滑,分别由6月时的3.05和3.39分,微跌至2.98和3.37分。这一定程度反映自7月以来,香港疫情反复,或令小部份受访企业的营商信心略转保守,但程度轻微。经统计检定,受访企业在两次调查中,对业务前景的整体看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数码转型成主要策略     瞄凖本地及大湾区市场
        至于品牌企业未来重整旗鼓的策略部署,90%受访企业称会进行数码转型,当中以销售和市务推广领域的数码建设为重中之重,包括网购或电商渠道(60%)、数码化推广(58.2%)、在线线下融合(46.4%)以及引入电子支付手段(40.9%)。同时,数码工具明显超越各种传统的营销手段,成为品牌推广的主要渠道,当中以选用社交平台(60%)、自家网站和APP(45.5%)、新媒体广告(32.7%),以及网红及KOL(22.7%)占最多,而展览展销会(21.8%)是唯一能晋身「五甲」的传统宣传渠道。
 
在推行数码转型的同时,超过八成的受访企业在未来一年将加强品牌推广(84.5%)和加紧拓展市场(82.7%)。而业界在拓展市场版图时呈现「就近」的趋势,纷纷瞄凖香港本土市场(58.2%)以及粤港澳大湾区(42.7%)、东盟(30%)等周边市场。
 
渴求稳定营商环境  冀增加资金和财务支持
至于对政府及相关机构支持服务的期望,维持营商环境的稳定具有「压倒性」的重要程度,有超过9成企业指这是「非常需要」(56.4%)或「需要」(37.3%)。另外,将近85%受访企业表示,「非常需要」或「需要」港府提供资金和财务支持;这除了反映当前疫情反复、经济复元需时,以及金融市场的信贷环境难言放松外,亦是因为许多企业计划增加对品牌发展的资源投入,故对资金需求殷切。响应企业提及的其他主要需求还包括推广香港品牌集体形象、协助开拓市场以及推动数码转型。
 
藉推「香港品牌」软实力    应对国际形势突变
品牌局总裁杨立门总结调查结果时指出,受访企业将维持营商环境稳定列为「头号」诉求,带出人心思稳的强烈信息,冀政府与社会各界能早日凝聚共识,以恢复和维持法治、安定和便利营商的社会环境。另外,在抗疫的下半场,社会各界亟需在管控疫情和恢复经济及生活的正常运作之间寻求平衡,而政府「撑企业」的政策重心亦应从纾解短期的经营困难,转向协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值得留意的是,近日美国政府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并要求香港产品不可再标记为「香港制造」,而必须将来源地标示为「中国」。杨总裁指,中美角力持续不下,港府和业界更应加强推广「香港品牌」;「『香港品牌』的涵盖面比『香港制造』更加广阔,以此展示和宣传香港的优势,不但能维护香港的国际声誉,更可将香港品牌的『原产地效应』进一步延展和升华,为港商化解当前国际环境突变的风险,提供一个应对方案」。
 
他建议,港府应以「香港品牌」作为重建香港形象的着力点和拓展对外经贸关系的工作方向之一;除了在内地和海外举办宣传「香港品牌」的大型活动外,亦可在境外市场设立「香港品牌」的专门分销设施和推广项目,以鼓励和协助港商「并船出海」,提升「香港品牌」的影响力,让中小企也能借力和受益。
 
增加财税支持    助品牌数码转型拓展本地及大湾区市场
另外,品牌局建议,政府应强化对品牌企业的资金支持,包括优化「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成立更具针对性的「品牌发展支持计划」,并为品牌活动的开支提供税务扣减等财务诱因。同时,政府可考虑将「遥距营商计划」升格为恒常性基金,推动业界加快数码转型的步伐。
 
因应业界将业务重心放在本港和邻近市场的趋势,政府应尽快将主攻本销市场的推广活动纳入相关基金的资助范围,并在公共采购政策中考虑「香港品牌优先」、以及牵头或协助举办全港性促销活动或展览展销会,为香港品牌开拓本地市场搭建平台。此外,品牌局亦提出共建「品牌大湾区」(Brand Greater Bay)的愿景,倡导将品牌经济打造成为大湾区另一项优势产业,以协助港企深耕区域市场,促进区内企业之间的品牌合作,为大湾区的经贸合作另辟新空间。
 
品牌选举得奖企业  分享「疫」境品牌策略
在新闻简布会上,大会还邀得2019年「品牌选举」得奖公司代表,包括悦和酱园有限公司副经理庞中衡先生、升华在线有限公司(You Find)董事及创办人朱俊昌先生以及安世思奥国际有限公司(b-MOLA)董事詹嘉慧博士,分享他们抗疫营商心得和「疫」市中的品牌「智」胜之道。
       
出席是次新闻简布会的嘉宾尚包括:品牌局副主席吴清焕、卢金荣、陈家伟、沈运龙和黄伟鸿。

  浏览「香港品牌企业『再出发』调查」报告全文,请按此

品牌局发表「香港品牌企业『再出发』调查」结果(左起:「b-MOLA」董事詹嘉慧、「悦和酱园」副经理庞中衡、品牌局副主席沈运龙、总裁杨立门、副主席吴清焕、主席黄家和、副主席卢金荣、陈家伟、黄伟鸿以及「You Find」董事及创办人朱俊昌)


品牌局主席黄家和指,2020年「品牌选举」将延长报名时间,让更多企业在「疫」境中提升品牌实力


品牌局总裁杨立门指出,社会亟需在防控疫情和重启经济之间取得平衡,冀港府提供支持措施,协助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