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会《新质新视野》专访孙东
以创新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新质新视野》特辑今日(1月28日)推出新一集,由厂商会卢金荣会长及骆百强副会长主持,邀请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孙东局长担任嘉宾,深入探讨香港如何把握创新科技优势,打造港版「新质生产力」。
 
孙局长认为,香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将其雄厚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特区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本港新型工业化发展,包括去年9月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合作协议》,并相继优化「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及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等,藉此协助本地企业科技升级转型,同时吸引更多企业在港设智能生产设施。
 
在完善创科生态圈方面,孙局长指出,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尤其愈来愈着重中游的成果转化和下游的产业发展,除投放100亿元推出「产学研1+计划」支持大学研究团队将科研成果商品化外,亦设立了「微电子研发院」,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发展,同时在河套香港园区打造国际级产业中试转化基地。
 
谈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时,孙局长详细介绍了促进两地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政策措施:在人流方面,计划建设两条跨河行人桥连接两个园区,并引入预先登记等科技手段实现无感通关;在物流方面,将设立绿色通道及白名单机制,便利科研物资流通,更计划发展无人低空运输;在资金流方面,争取国家给予更具弹性的政策,方便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国际总部和研发中心;在数据流方面,致力扩大科研用途数据的流动空间。
 
孙局长提到,目前本港初创企业已达接近4,700间,较去年上升10%,反映创科发展蓬勃。政府将调拨15亿元优化创科创投基金,并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进一步支持创科发展。
 
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孙局长强调香港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强化自身创科体系建设及国际化优势。他相信凭借香港多元化的国际联系,个别国家的单边政策不会影响香港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步伐。
 
公众可点击https://youtu.be/-C6f0UQSb30 收看该集内容,亦可透过扫瞄以下的二维码,追踪或订阅厂商会Hashtag CMA频道,观看其他精彩内容: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CM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HashtagCMA

微博:https://weibo.com/u/7503294584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中)担任厂商会节目《新质新视野》的嘉宾,与厂商会会长卢金荣(左)及副会长骆百强(右)探讨以创新科技推动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