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關注香港人力短缺情況
特區政府今日(14日)發表《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預計2028年本港勞動力缺口將上升至18萬人,當中以「熟練技術工人」的短缺情況最為嚴重。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對此表示關注,指人力短缺問題持續困擾工商界,不但增加經營成本,亦阻慢了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步伐,建議當局應擴大輸入外勞、採取更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以及加強職業專才教育,以填補人力和技能缺口。
根據《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2023年香港人力供應為350萬,供求差額為缺少5萬人,並推算到2028年,人力供應為356萬人,供求差額將擴大至18萬人,當中「熟練技術人員」佔整體短缺人數超過三分之一。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儘管疫後香港總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政府一系列搶人才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勞動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加上香港正步入老齡化社會,不少行業反映「請人難」的問題仍然嚴峻。他表示:「值得留意的是,《報告》推算的十大人手短缺產業,不乏是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行業,包括創科、航空樞紐,國際貿易以及製造業等,反映香港有迫切需要,採取更進取的輸入勞工和人才引進政策,以配合社會發展需要,鞏固競爭力。」
因應創科及製造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加,盧會長建議特區政府盡快擴大「人才清單」;例如可將「工業人才」分拆成為一個單列的類別,除了將原先隸屬於「創新科技」組別的智能製造、工業工程及ESG等人才歸入其中,還可納入工程師、技師、工匠、中試項目統籌經理、技術經濟管理,以及知識產權專才等本地亟需的實用型人才,以豐富本港的人才庫,助力香港傳統工業升級轉型及新興製造業的加快發展。
廠商會認為,政府應繼續完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除了簡化申請程序、加快審批速度,亦應在輸入勞工的工資要求引入更大的彈性。同時,當局應檢視「特別計劃」的成效和本港其他行業的人力需求情況,加快步伐將「特別計劃」擴大至更多人力短缺的行業。
在人才培育上,本港應繼續加大對職專教育的投資,特別是對創科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政府應藉住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的契機,繼續促進社會扭轉「重學術、輕技能」的觀念,並增撥資源推動職專教育的重塑和推廣,吸引更多的內地及海外人才來港就讀職專課程,促進實用型技術人才的培育及留港就業。
根據《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2023年香港人力供應為350萬,供求差額為缺少5萬人,並推算到2028年,人力供應為356萬人,供求差額將擴大至18萬人,當中「熟練技術人員」佔整體短缺人數超過三分之一。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儘管疫後香港總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政府一系列搶人才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勞動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加上香港正步入老齡化社會,不少行業反映「請人難」的問題仍然嚴峻。他表示:「值得留意的是,《報告》推算的十大人手短缺產業,不乏是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行業,包括創科、航空樞紐,國際貿易以及製造業等,反映香港有迫切需要,採取更進取的輸入勞工和人才引進政策,以配合社會發展需要,鞏固競爭力。」
因應創科及製造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加,盧會長建議特區政府盡快擴大「人才清單」;例如可將「工業人才」分拆成為一個單列的類別,除了將原先隸屬於「創新科技」組別的智能製造、工業工程及ESG等人才歸入其中,還可納入工程師、技師、工匠、中試項目統籌經理、技術經濟管理,以及知識產權專才等本地亟需的實用型人才,以豐富本港的人才庫,助力香港傳統工業升級轉型及新興製造業的加快發展。
廠商會認為,政府應繼續完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除了簡化申請程序、加快審批速度,亦應在輸入勞工的工資要求引入更大的彈性。同時,當局應檢視「特別計劃」的成效和本港其他行業的人力需求情況,加快步伐將「特別計劃」擴大至更多人力短缺的行業。
在人才培育上,本港應繼續加大對職專教育的投資,特別是對創科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政府應藉住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的契機,繼續促進社會扭轉「重學術、輕技能」的觀念,並增撥資源推動職專教育的重塑和推廣,吸引更多的內地及海外人才來港就讀職專課程,促進實用型技術人才的培育及留港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