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会全新科技商品化中心「CMA+」隆重开幕
支持科研界与传统工业接轨

在「工业4.0」浪潮下,制造业正积极探求转型革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为配合业界升级转型的需求,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旗下的CMA检定中心最新成立科技商品化中心「CMA+」,提供先进实验室及共享空间,以便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及研发,并借助厂商会的商业网络,促成「政、产、学、研」跨界合作,加快港产科研成果商品化的步伐。
 
「CMA+」占地5,000呎,坐落于火炭工业区,邻近科学园。中心设有分子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以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等先进创科设备,方便伙伴企业进行研发,减轻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的资本投入。同时,「CMA+」深入了解业界需求,与科研机构搭建沟通桥梁,为企业配对合适的技术方案。在试运阶段,已有10多间企业进驻或正洽谈加入「CMA+」,涵盖绿色能源、环境项目、健康与卫生、先进材料、食品与药品,以及生物科技等领域。
 
促成「政产学研」合作 弥补应用科研不足短板
为隆重其事,CMA检定中心于今日(14日)举行「CMA+」开幕仪式,并邀得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潘婷婷担任主礼嘉宾。厂商会会长史立德致辞时表示,基础科研向来是香港优势,具备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和顶尖人才,为「再工业化」发展提供养分;「然而本港科研往往停留在中、上游阶段,未必切合厂商生产时的需要,以致工业界尝试科技创新时,难以物色合适的技术和合作伙伴。」
 
有见及此,厂商会2019年起酝酿成立科技商品化平台,以解决香港应用科研不足的短板和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我们结合自身的商业网络,以及旗下CMA检定中心的检测认证服务,推动政、产、学、研四方合作,使本地科研项目更能切合生产和市场需求,从而令科研成果可以更短时间、更低成本推出市场。」
 
史会长续指,随着国家正在全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并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应该把握好这个历史机会,加快在本地发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平台,聚焦「科研后、量产前」的中间性测试环节,从而完善香港整个创新产业链。
 
提供「四大支柱」服务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CMA检定中心主席暨厂商会副会长骆百强指,将「科技商品化平台」取名为「CMA+」,寓意是检定中心在原有的检测本业上,为「政、产、学、研」四方提供「科技商品化」服务。除了创科和实验室设备,「CMA+」亦会针对科技企业在草创阶段遇到的问题,提供四大支柱服务;「由技术与认证支持、制造商及供应链联系、融资与法律支持,到市场营销技巧一应俱全,让企业可以透过『CMA+』迅速对接所需服务及合作伙伴,让科研成果更容易『落地』。」
 
骆主席举例指,「CMA+」在试运阶段已成功为本地大学科研团队提供技术配对,与CMA检定中心子公司CaTAGene合作建立「流动RT-PCR检测实验室」,此PCR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仪器能在40 分钟内快速诊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加上轻巧便携,操作方便,已获意大利、南美及中东等多国政府及医疗机构采用。骆主席期望未来有更多合作伙伴加盟,令「CMA+」发展为前期创科育成中心,为香港高科技产业长远发展出一分力。
 
关于CMA检定中心:
CMA检定中心(前称厂商会检定中心)由厂商会于1979年成立,为一所获国际认可的第三方检定机构,专门从事检测,验货和认证服务。2020年,CMA检定中心推出全新品牌形象和发展策略,除了继续提供多元化的检测服务,亦重点推动科技商品化、发展DNA测试和绿色金融服务,以应对全球需求和配合政府推动创科的政策。


厂商会会长史立德希望「CMA+」的成立,可促成「政、产、学、研」跨界合作,加快港产科研成果商品化的步伐


 CMA检定中心主席暨厂商会副会长骆百强指,「CMA+」将提供四大支柱服务,协助科技企业应对草创阶段遇到的问题


由CMA检定中心成立的「CMA+」今日举行开幕典礼。(左起CMA检定中心首席营运总监林俊康、厂商会常务副会长卢金荣、厂商会会长史立德、创新科技署署长潘婷婷、CMA检定中心主席暨厂商会副会长骆百强、香港检测和认证局秘书长李诗昕 )


「CMA+」提供先进实验室及共享空间,以便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及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