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会提交全国两会建议及提案
倡大湾区建设「中试熟化」基地 加强监管劳务派遣企业
本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政协会议正在北京举行,为协助香港工商界把握国家发展大局,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透过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了有关加强劳务派遣企业监管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创成果「中试转化」基地的建议和提案,以期进一步完善内地营商环境和推动创科成果产业化提速发展。
对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贯彻「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原则,全力支持香港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厂商会会长史立德深表支持和鼓舞,指自从落实《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开展了由治及兴的新征程,再加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庞大机遇,将为香港经济復甦提供庞大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亦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他一再强调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及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厂商会对此深表认同,认为国家应善用香港的优势,推动科技商品化、产业化以拉动产业升级,并希望国内的经营和投资环境能持续优化,以推动港企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为此,厂商会内地事务委员会在两会举行前讨论了相关提案议题,并透过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友嘉永远名誉会长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施荣怀永远名誉会长,在两会期间向中央政府及内地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建议及提案要点如下:
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成果中试转化基地建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大湾区一员以及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持份者,香港应配合国家创科发展策略上的方向和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在大湾区中试基地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和「领头羊」的积极角色。厂商会建议内地当局可採取4大措施,推进大湾区中试转化基地的建设:
1. 中央有关部门可加强顶层设计,牵头制定《促进大湾区中试发展的专项规划文件》,从推动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根据区内城市的科技基建、创新能力、要素资源、产业型态等具体条件,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釐订不同城市发展中试的定位和特色功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可考虑设立一个推动中试发展的专责部门,担当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角色。
2. 建议在业界层面倡导成立「大湾区中试发展联盟」,鼓励和协助大湾区内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策略联盟,发挥民间组织在商业网络和运作方式灵活等方面的优势,牵头筹建民间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或者行业性的中试转化平台,提供有利于产研对接的支援和服务体系等。
3. 善用香港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亦内亦外」的特质,从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去定位、规划和推进大湾区科创中试功能;应借助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境外城市的「窗口」功能,承接来自海外创科成果转化的国际业务,为瞄准内地市场的海外科研企业提供「外研中用」的中试转化服务。
4. 深港应开展「强强合作」,率先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推动两地科研机构、中试平台之间的跨境对接和紧密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共建复盖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的「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以联手打造成大湾区创科应用的「转换器」、创科成果产业化的「加速器」和科技创业的「孵化器」。
提倡加强劳务派遣企业监管
厂商会留意到,随着内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劳动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劳务派遣业务发展迅速。劳务派遣企业在满足用工需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人力资源灵活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劳务派遣企业正畸形扩张,缺乏监管亦容易衍生各种社会矛盾,包括出现无资质的劳务派遣企业横行;註册资本要求偏低,风险抵御能力弱;超比例向用工单位和非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派遣员工;派遣业务经营混乱等,任其发展将对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及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厂商会作出5点建议:
1. 建立劳务派遣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对劳务派遣企业实行信用诚信评价,并加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
2. 建立劳务派遣企业风险责任保证金制度,防止劳务派遣企业利用破产等手段逃避法律责任。
3. 结合「互联网+监管」、日常巡查及举报投诉专查等方式,严厉打击劳务派遣企业无证经营、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不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的行为,并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各种劳务派遣限定。
4. 建立劳务派遣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实名制管理,以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公众信息平台等渠道,向企业经营者和劳务派遣人员推广普及有关劳务派遣法律法规。
对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贯彻「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原则,全力支持香港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厂商会会长史立德深表支持和鼓舞,指自从落实《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开展了由治及兴的新征程,再加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庞大机遇,将为香港经济復甦提供庞大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亦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他一再强调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及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厂商会对此深表认同,认为国家应善用香港的优势,推动科技商品化、产业化以拉动产业升级,并希望国内的经营和投资环境能持续优化,以推动港企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为此,厂商会内地事务委员会在两会举行前讨论了相关提案议题,并透过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友嘉永远名誉会长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施荣怀永远名誉会长,在两会期间向中央政府及内地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建议及提案要点如下:
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成果中试转化基地建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大湾区一员以及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持份者,香港应配合国家创科发展策略上的方向和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在大湾区中试基地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和「领头羊」的积极角色。厂商会建议内地当局可採取4大措施,推进大湾区中试转化基地的建设:
1. 中央有关部门可加强顶层设计,牵头制定《促进大湾区中试发展的专项规划文件》,从推动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根据区内城市的科技基建、创新能力、要素资源、产业型态等具体条件,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釐订不同城市发展中试的定位和特色功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可考虑设立一个推动中试发展的专责部门,担当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角色。
2. 建议在业界层面倡导成立「大湾区中试发展联盟」,鼓励和协助大湾区内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策略联盟,发挥民间组织在商业网络和运作方式灵活等方面的优势,牵头筹建民间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或者行业性的中试转化平台,提供有利于产研对接的支援和服务体系等。
3. 善用香港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亦内亦外」的特质,从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去定位、规划和推进大湾区科创中试功能;应借助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境外城市的「窗口」功能,承接来自海外创科成果转化的国际业务,为瞄准内地市场的海外科研企业提供「外研中用」的中试转化服务。
4. 深港应开展「强强合作」,率先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推动两地科研机构、中试平台之间的跨境对接和紧密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共建复盖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的「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以联手打造成大湾区创科应用的「转换器」、创科成果产业化的「加速器」和科技创业的「孵化器」。
提倡加强劳务派遣企业监管
厂商会留意到,随着内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劳动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劳务派遣业务发展迅速。劳务派遣企业在满足用工需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人力资源灵活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劳务派遣企业正畸形扩张,缺乏监管亦容易衍生各种社会矛盾,包括出现无资质的劳务派遣企业横行;註册资本要求偏低,风险抵御能力弱;超比例向用工单位和非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派遣员工;派遣业务经营混乱等,任其发展将对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及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厂商会作出5点建议:
1. 建立劳务派遣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对劳务派遣企业实行信用诚信评价,并加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
2. 建立劳务派遣企业风险责任保证金制度,防止劳务派遣企业利用破产等手段逃避法律责任。
3. 结合「互联网+监管」、日常巡查及举报投诉专查等方式,严厉打击劳务派遣企业无证经营、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不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的行为,并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各种劳务派遣限定。
4. 建立劳务派遣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实名制管理,以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公众信息平台等渠道,向企业经营者和劳务派遣人员推广普及有关劳务派遣法律法规。